特朗普对于这次中美贸易会谈有哪些预期?双方又谈出了哪些结果呢?中方会推迟稀土管制吗?牛小散
中美双方的关税缓冲期眼看就要到期,在经历了一系列“预热”之后,双方谈判团队于10月25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进行了第五轮会谈。虽然不久之前特朗普还在叫嚣着要对中国产品加征100%关税,但是在谈到这次会谈前景时,他却显得十分乐观。他表示中美很可能会在本次谈判期间达成一项十分重要且全面的实质性协议。

而谈判的走向也和特朗普的预测相差无几,在经历了两天的会谈之后,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暗示道,中美之间将会达成意向协议牛小散,从而避免这场由关税引发的贸易战进一步升级。那么在这场举世瞩目的谈判中,双方究竟都谈了些什么呢?
贝森特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指出,在这场谈判中双方讨论了农产品采购、芬太尼问题、稀土以及双边贸易等问题。按照贝森特的说法,中方会把对稀土的出口管制延缓一年,并且继续从美国购买大豆,作为交换条件,美国将不会对中国加收100%的关税。所谓的100%关税,自始至终只是存在于特朗普的社交媒体中,并没有付诸实施。看上去美方似乎“大获全胜”,他们想要的战略目标已经全部达到,而自己并没有付出任何代价。

但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中方的谈判代表李成钢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了这次双方讨论的议题,主要包括双方各有关注的出口管制问题,延长关税暂停期问题,芬太尼关税和合作管控问题牛小散,美国的301船舶收费问题等。稍一对比就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问题贝森特都没有提及,因此不难断定,贝森特的表述是典型的“报喜不报忧”,他只提到了美国取得了哪些成果,但并没有提到美方作出的让步。
而且如果对贝森特口中的“成果”仔细分析,也不难发现其中的细节。在十月初中方收紧稀土出口措施之后,特朗普发出了对华征收100%关税的威胁,如果像他说的那样中方延后管制,美国搁置100%关税,实际上就是让局势回到了十月份之前。至于中方恢复采购美国的大豆,贝森特也刻意忽略了两个细节。

首先是价格问题,在经历了滞销危机之后,中方有没有趁机压价,收购的价格会不会低于往年还是和往年持平,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这和中方的谈判筹码直接挂钩。另一个细节就是芬太尼关税,因为中方对大豆的反制是因为芬太尼关税而起,李成钢代表也明确地表示双方就此事进行了讨论,但是贝森特却故意地隐去了这一细节,那么很有可能美方已经在这一议题上做出了让步,但是他却并没有说。
而对于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所谓“对等关税”是否会继续延期,双方均没有透露更多的消息。中方高层表示双方会进一步确定协议的具体细节,并履行各自的批准程序。也就是说这份协议最终是否能够落地,还是个未知数,而决定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几天后的中美最高层峰会。

据多家媒体报道,中美最高层将于本周四在APEC会议上进行会晤,届时贸易问题将成为双方讨论的重点。不久前特朗普曾经表示将会在2026年初进行访华,那么不管是为了自己的政绩,还是为访华之旅铺路,特朗普都不会拒绝这份协议。
辉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